学术论坛
- 三维感知与显示技术论坛
- 规模化与轻量化协同演进技术论坛
- 文字识别与文档智能论坛
- 智能影像增强与可控内容生成论坛
- 视觉质量感知与评估前沿论坛
- 面向精神健康促进的具身交互智能研究论坛
- 工业视觉智能检测技术前沿论坛
- 情感计算大模型论坛
- 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安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论坛
- 人工智能生成艺术论坛
- 流程工业智能视觉感知技术论坛
- NeRF与3DGS智能生成技术探索论坛
- 复杂交通场景感知技术及其前沿应用论坛
- 智能视觉传感信号处理论坛
- 深空探测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 低代价高质量信息智能获取
- 多模态智能模型安全隐患洞察与防护论坛
- 生物医学成像与人工智能
- 高效视频通信中的语义编码与内容增强
- 具身智能感知交互论坛
- 智能图像感知微系统
- 多模态遥感大模型及应用
- 持续学习的理论与应用论坛
- 空间计算前沿技术论坛
- 开放环境无人驾驶“感-通-算”前沿技术论坛
- 面向具身智能的图像图形技术
- 生成式视频通信
- 大模型复杂场景理解与轻量化应用
- 机器视觉与学习
- 人脑连接图谱与人工智能论坛
- 类脑计算、感知和智能
- 文字识别与文档智能论坛
- 大模型的表征学习与编码通信论坛
智能图像感知微系统
论坛简介
智能图像感知微系统技术在物联网、汽车控制、智慧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消费电子、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颠覆性使能技术,将催生大批升级换代甚至变革行业的新产品。本次研讨会统筹算法与硬件系统的一体化设计理念,研讨智能图像算法、超高灵敏度传感与探测、超高性能处理与计算、超高密度存储与传输等关键核心技术,利用超高密度的芯片级集成技术达成功能密度最大化,实现高效简洁的智能图像感知与处理的智能体,探索中国未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道路。
论坛日程
论坛时间:2025年5月9日13:30-15:30
论坛名称:智能图像感知微系统
主持人:邢飞,魏育成
论坛主席
- 邢飞清华大学教授个人简介: 邢飞,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元实验室智能微系统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微小卫星及其微小型高精度姿态测量传感器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骨干成员参与国家863项目、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余项,攻克高精度闭环光学测量微系统、微纳复眼测量微系统、MEMS调制光学测量等核心传感微系统理论,研制了系列光学敏感器,实时定姿定位一体化智能载荷,全球光学GNSS导航卫星等,研究成果在高分专项、互联网卫星、探月工程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实现了10余国家出口,在国际上形成了品牌,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0余项。
- 魏育成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个人简介: 魏育成,博士,教授级高工,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长期从事智能系统、人工智能、FPGA芯片研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推广,带领团队成功研制首款基于国产先进工艺的eFPGA IP核以及千万门级FPGA系统成片,获评IP SoC China 2019唯一的“国产最有潜力IP设计奖”,芯片已在航天军工、智能控制、网信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曾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
论坛讲者信息
- 邢飞清华大学教授报告题目: 智能图像感知微系统技术及其应用报告摘要: 首先介绍智能图像感知微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重点阐述微光机电测量微系统实现调制解调与闭环反馈式的扩展性测量原理,并从衍射-干涉-孔径三个层次阐述光学结构,从像素尺寸、阱深、灵敏度等方面阐述感知约束与测量精度限制难题。提出一种全新的调制解调与闭环控制相结合的光学成像式测量方法,以微纳运动控制作为调制与闭环的核心手段,实现对光学测量系统的精度极限突破,为超分、超精的光学测量提供重要参考。最后简述微系统在空间传感器,高精度遥感定位,返回式火箭定位、以及激光雷达等众多领域应用模式及效果。个人简介: 邢飞,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元实验室智能微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微小卫星及其微小型高精度姿态测量传感器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骨干成员参与国家863项目、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余项,攻克高精度闭环光学测量微系统、微纳复眼测量微系统、MEMS调制光学测量等核心传感微系统理论,研制了系列光学敏感器,实时定姿定位一体化智能载荷,全球光学GNSS导航卫星等,研究成果在高分专项、互联网卫星、探月工程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实现了10余国家出口,在国际上形成了品牌,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0余项。
- 刘俭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报告题目: 基于轨道角动量迁移效应的超高灵敏度显微测量方法报告摘要: 微电子制造中,元件尺寸的持续微缩要求纳米级缺陷检测以保障良率。然而,传统光学方法依赖光的波动特性,面临灵敏度与对比度的双重挑战,核心的散射机理引入的散射强度与微纳结构尺寸的六次方关系,导致纳米结构和缺陷(<100nm)的信号快速衰减,同时尺寸较大的微结构和大缺陷的信号急剧增涨,易进一步淹没纳米结构微弱信号。本报告提出基于轨道角动量迁移效应的超高灵敏度显微测量机理,构建了信号与微纳结构尺寸的三次方响应(I∝d³),增强纳米级缺陷的信号强度的同时限制大尺寸缺陷和微结构的信号饱和,实现对纳米级缺陷的高灵敏度检测。个人简介: 刘俭,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研究。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DF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士及常务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SO/TC213委员会中国委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序1),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序1),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序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部委重点基金、基础科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主持制定ISO标准及国家标准6项,代表中国参加ISO标准制定近20项,出版英文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技术转化成果在人民日报和CCTV报道。
- 曹杰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副教授/博导报告题目: 面向低空经济的三维成像智能感知技术研究进展报告摘要: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已广泛涵盖无人机导航、物流配送、安防监控等多个关键领域,对精准探测技术展现出强烈需求。智能激光三维成像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分辨率以及实时性等显著优势,已然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力量。当前,激光成像技术正朝着大视场、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性、模块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持续发展。本报告通过系统归纳现有激光成像的分类,全面总结激光成像的关键技术与前沿动态,旨在为高性能成像探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从而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个人简介: 曹杰,博士,博导,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星耀南湖"领军人才。长期在仿生光学与智能感知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仿生视觉、激光三维成像、智能感知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高分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奖(个人)、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个人)在内的30余项科技、科创奖励。累积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际/国家专利30余项。
- 刘洋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 DeepSeek开启FPGA EDA工具设计新纪元报告摘要: DeepSeek作为专注于先进AI技术研发的创新力量,其核心能力(如大模型、强化学习、知识图谱等)与FPGA EDA工具的需求高度契合。通过将DeepSeek的AI技术深度融入EDA全流程,可在设计效率、资源优化、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DeepSeek AI助手不仅可以减少HDL代码编写和调试的时间,缩短电路设计周期;而且能够为EDA开发人员提供专家知识库,加速EDA软件迭代开发。DeepSeek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将为布局布线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提高时序收敛速度,降低布线拥堵度和功耗。EDA垂直领域大模型也将应运而生,催生出用自然语言自动生成RTL代码的能力,对高层次综合工具带来巨大的影响。DeepSeek通过将AI技术与FPGA EDA深度耦合,正在重新定义EDA开发范式,开启FPGA EDA工具设计的新纪元。个人简介: 刘洋,博士,高级工程师,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EDA研制体系负责人。长期从事FPGA EDA算法研究、技术攻关和软件开发的研发工作,具有近20年EDA工具开发的经验。参与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中科院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重要项目。带领团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全流程的大规模FPGA EDA软件eLinx,可支持千万门级以上FPGA芯片和eFPGA器件的设计开发,成功支持了600多家客户的应用开发。获得2019年“国科大杯”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硬核中国芯最佳EDA产品奖。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
论坛联系人
- 尹亚江启元实验室智能微系统中心yinyaj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