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论坛
第五届CSIG年度学科发展报告论坛
论坛简介
根据学会学科发展报告制度,咨询与评议工委会每年组织各专委会撰写《图像图形学发展年度报告》,系统分析各重要研究方向发展现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成功举办了四届CSIG年度学科发展报告论坛,邀请了多位学会专家介绍图像图形学各领域方向的最新进展与前沿展望,反响良好。本论坛结合AIGC、大模型等领域前沿热点及其应用,邀请了中山大学操晓春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胡瑞敏教授、合肥工业大学贾伟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郑屹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园方副教授等,探讨开放环境目标检测、生成式AI、数据生成与应用、大模型安全到社交行为理解应用等方向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通过与会人员研讨交流,促进本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论坛日程
论坛时间:2025年5月11日13:30-16:00
论坛名称:第五届CSIG年度学科发展报告论坛
主持人:李波,张永飞
论坛主席
  • 李波
    CSIG常务理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个人简介: 北航计算机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副组长、军委装备发展部人工智能装备应用基础技术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嵌入式智能系统。已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40余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安全监控视频安全共享与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国家973计划项目"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首席科学家,原总装"十五"、"十二五"某边海防视频系统型号总设计师。在领域重要期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有国内外发明专利8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 张永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个人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IEEE/CSIG/CCF高级会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企业合作预研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973计划、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IEEE TMM、TCSVT、CVPR、AAAI等发表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励3项,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已授权20余项,转化近10项)。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咨询与评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负责学会学科发展年度报告撰写工作的组织、评审与推荐,并协助科技成果鉴定等工作。
论坛讲者信息
  • 操晓春
    CSIG理事
    中山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目标检测技术在开放环境中的挑战与进展
    报告摘要: 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的核心任务。相较于闭集环境,开放环境目标检测系统面临诸多挑战。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开放环境下目标检测的主要挑战,包括域外和类别外数据的处理,以及如何通过鲁棒学习和增量学习适应动态环境。其次,系统化总结现有方法在适应新场景、提升决策鲁棒性及支持持续学习方面的策略,并探讨未来改进方向,如开发更广泛的数据集处理方法、整合领域知识增强上下文依赖性,以及设计动态适应的攻防机制和新类别学习算法。通过这一系统性分析,本报告旨在为开放环境中的目标检测技术提供全新视角,推动更稳健解决方案的开发,促进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个人简介: 操晓春,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基础研究和网络空间内容安全应用研究。担任TPAMI/TIP/TMM/TCSVT/电子学报/计算机科学的编委,NeurIPS/ICML/ICCV/CVPR/IJCAI/AAAI 的Area Chairs。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主席团成员。获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计算机学会优博、中国电子学会优博、中国科学院大学优博指导导师。培养的研究生有5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
  • 胡瑞敏
    CSIG理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公共场所社交行为理解及隐密社团发现
    报告摘要: 公共场所中的社交群体检测旨在通过分析监控视频数据,利用时空关系或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社交互动行为,对轨迹预测、异常活动识别等研究意义重大。尽管取得进展,社会交互现象仍缺乏正式规则和精确解释,且面临数据采集困难、轻量化网络设计和小样本学习等挑战。本文全面回顾了现有研究:首先,将现有方法分为基于启发式规则和基于学习的两类,重点介绍了基于空间、视觉内容、行为模式的方法及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其次,总结了评价指标、数据集和检测性能;最后,探讨了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调查表明,图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的融合是主要趋势,而行为模式方法报告了最优性能。未来研究应深入挖掘人类社交模式,并探索隐式交互模式,如隐秘犯罪团体发现。
    个人简介: 胡瑞敏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科技部网络空间安全2030计划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网络空间安全工委会主任、公安部特聘专家,曾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教育部、公安部、中国电子学会、湖北省、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项,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担任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院长、海康威视公司研究院院长、美亚柏科公司研究所首席科学家、TCL集团科技顾问。主要从事多媒体大数据社会安全行为理解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重点研究可信身份、复杂关系、隐秘组织、行为模式等关键技术,研制的技术与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信息服务行业。
  • 贾伟
    合肥工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面向计算机视觉的数据生成与应用
    报告摘要: 大规模图像/视频数据是驱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重要要素。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扩散模型等数据生成方法可以可控的生成大规模、多样性的图像/视频数据,为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本报告将首先简单介绍面向计算机视觉的图像/视频数据生成与应用背景。其次,将介绍典型的图像/视频数据生成技术与模型,包括传统数据生成、基于三维渲染的数据生成、基于深度生成模型的数据生成等。再者,将分析面向图像增强、生物特征识别、个体分析、群体分析、自动驾驶、视频生成、具身智能等典型计算机视觉相关任务的图像/视频数据生成与应用;最后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图像/视频数据生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
    个人简介: 贾伟,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已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其中在TPAMI、CVPR、IJCV、ICCV、AAAI、TIP等国际顶级会议及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CCF A类及中科院1区论文60多篇,论文被引6400余次,H因子39。入选 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委。主要研究兴趣为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
  • 郑屹
    中国传媒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 AIGC2D/3D的技术发展及创意实践应用
    报告摘要: 本报告将以创意产业的需求为切入点,回顾并展望2023-2024年间AIGC在2D/3D领域的技术与创意相结合的产业应用。首先,会从技术的角度综述AIGC2D/3D领域技术发展脉络。其次,会从行业应用的角度来介绍"由研究者与设计师共同推动的千人千面生成式艺术"发展的过程,及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对作品形态/创作范式/人才结构的影响。最后,从专业使用者角度来分析AIGC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思考与当前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文工艺交叉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个人简介: 郑屹,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负责人,未来媒体创作中心总工、副主任。在虚拟现实和互联网行业工作十余年,具有艺术与技术交叉领域的专业知识,在TVCG等发表多篇论文,艺术作品曾入选SIGGRAPH、全国美展,2008北京奥运会福娃官方宣传片主创人员。2018-2020年在字节跳动IES任职3D引擎与工具团队技术负责人,负责抖音和Tiktok的3D引擎、工具、社区和新技术探索方向;2020-2024年任职快手YTech高级算法科学家,探索CG和AI相结合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方向包括AI驱动的虚拟人、智能体、生成式模型等领域;2024-今,任快手外聘专家、生成式视频大模型(可灵)计算美学方向和多模态生成式虚拟人方向技术顾问。
  • 郭园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 多模态大模型安全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 多模态大模型的安全性研究已成为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本报告将系统性地总结多模态大模型的安全风险,包括对抗攻击、越狱攻击、后门攻击、版权窃取、幻觉现象、泛化问题、偏见问题等。其次,将针对这些安全风险分别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报告通过介绍多模态大模型的安全风险及其相应解决方案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理解和应对多模态大模型的独特安全挑战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促进多模态大模型安全技术的发展,引导未来相关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个人简介: 郭园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多媒体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已在IEEE TPAMI、IEEE TIFS、ICML等国际期刊/会议中发表论文90余篇,获PRCV 2022最佳论文奖,申请专利20项(授权6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相关成果服务于多个领域。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2个SCIE期刊编委,(曾)担任APSIPA ASC 2024 TPC-Co Chair、7次国际会议领域主席、2个A类国际会议Workshop主席/组织者、3 个国际会议的分论坛组织者/讲习分论坛主席/分论坛主席等学术兼职。获评IEEE高级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2023年度科普先进工作者、IJCAI2018杰出程序委员会委员、ICME2020杰出审稿人等荣誉。
论坛联系人
  • 张永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yfzhang@buaa.edu.cn
参会注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